
“散装江苏”的绿茵之战,卷入了阿里系“内战”。
6月30日,阿里集团三大业务品牌在五小时内先后冠名三支苏超球队——淘宝闪购以“常州队是全国网友一起淘到的宝,而我们是淘宝”的“缘分”冠名常州队;支付宝以“选C准没错”冠名了苏C车牌属地的徐州队;花呗以产品无息的谐音梗冠名无锡队。
随着苏超火爆,这场赛事的“吸金”程度不断攀升,百万门槛的赞助商名额一席难求。大赛本身包括总冠名、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官方合作商、官方赞助商、官方供应商在内的赞助企业已达27家,还有更多企业通过赞助球队、赞助赛区等形式寻求“出镜”。
球队冠名是一场商业、文化、政治的博弈。在中国足球职业赛场上,曾有多家企业出资冠名球队,创造历史,留下遗憾。故事开启的方式各有不同,主角的面孔也总在改变,但体育运动特有的激情在触达观众那一刻激发的共鸣总是真实的。
房地产企业一度是中国足球历史上赞助的主力军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开启了二十余年房地产黄金时期,积聚了大量财富的房地产企业一度是中国足球历史上赞助的主力军。
例如曾经的河南建业,这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之一,是河南的第一支职业足球队,创下了26年从未易帜的纪录。这支足球队,以及因深耕河南本土房地产市场而获称的“河南王”,都是河南商人胡葆森和他创立的建业集团过去数十年里最鲜明的标签。
胡葆森曾号称“有建业足球在,谁能说比我们更热爱河南”。公开报道中,1994年由于不愿意他省企业买走河南足球队,时年39岁、方才创业两年的胡葆森在“欺我帐下无人”的意气之下接手了这支球队,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由此成立。在此后漫长的历史中,河南建业以“平民球队”的形象起伏于乙级、甲B、甲A以及中超等多级别职业联赛,并因多次在主场战胜强队而被冠以“专治各种不服”的称号,获得了当地大批球迷的追随。建业集团还在2009年耗资1.18亿元收购了郑州航海体育场,使河南建业成为中超首家拥有自己独立球场的俱乐部。
作为球队昔日的单一投资人,建业集团在“扎根河南,不轻易出省”的省域化战略方向下也曾收获了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2008年建业地产登陆港交所,2019年公司进入“千亿房企”阵营。
随着地产黄金期结束,建业集团难以独善其身,资金问题频现。同时在当时足球俱乐部中性名政策下,河南建业在2021年初宣布更名为河南嵩山龙门足球俱乐部,股权结构同样进行调整,建业集团持股比例降至30%,郑州与洛阳国资分别持股40%、30%。此后足球队再度股改,股东变更为郑州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豫健(河南)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后续也迎来了新的冠名赞助商。建业集团与胡葆森虽然不再持股,但已然成为河南足球的名片,球队的介绍中,建业集团被列为“高级合作伙伴”,胡葆森也在2024年被聘为球队终身名誉顾问。
在中超的赛场上,大连万达、河北华夏幸福、广州富力、深圳佳兆业等名字也曾存在于球迷的记忆中,但背后的赞助商万达集团、华夏幸福、富力地产、佳兆业集团等房企同样遭遇行业变化以及冠名政策影响,先后选择退出,这些球队最终在2022、2023年间解散或转手。
年轻化的互联网与科技企业接棒登上舞台中央
在2010年左右移动互联网爆发后,年轻化的互联网与科技企业登上了舞台中央。
此番冠名苏超球队掀起“内战”的阿里,在2014年时曾入股广州足球俱乐部持有50%股权,后者在中国足球所谓的“金元时代”凭借高额投入签约知名国际球员与教练,八次拿下中超联赛冠军,并在2013年和2015年两次问鼎亚洲足球俱乐部赛事的最高荣誉——亚洲足球俱乐部冠军联赛冠军,球队一度喊出“中超八冠王,广州未赢够”的口号。但日后俱乐部核心投资方发生变故,阿里也已在2022年退出。深陷资金问题的球队难以为继,最终在2025年1月宣布解散。
另一个案例是江苏足球队。以家电零售业务起家的苏宁集团在2015年成为江苏足球队的新东家,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面世。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苏宁搞足球绝非一时兴趣,他本人就是个超级球迷,并承诺接手俱乐部之后将持续加大对俱乐部的投入,同时借鉴国外一流俱乐部的经验,“尽全力将俱乐部打造成为在中超、亚洲一流的百年俱乐部,为中国足球真正的腾飞和崛起做最大的努力”。
接手球队后,苏宁同样加入了“金元时代”的“军备”竞赛,耗费巨资引入大牌外援,以5000万欧元签下巴西前锋特谢拉刷新了中国职业足球历史最贵引援纪录。江苏队最终在2020年拿下了中超联赛冠军,成为江苏足球建队63年、男足职业化27年以来的首座中国职业足球顶级联赛冠军。
奇迹背后,赞助商苏宁集团的资金状况持续恶化,在2020年赛季多次爆出球队欠薪传闻。公司在体育产业的激进扩张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除了江苏队,苏宁还在2016年耗资2.7亿欧元收购了国际米兰俱乐部70%股份。开支高企,主业的造血能力无法跟上,苏宁在零售战场面临来自京东、拼多多等企业的竞争,加上对恒大的投资失败,苏宁的资金链极度紧绷。张近东在2021年初强调苏宁要聚焦零售发展,不在零售主赛道的,“就要该关的关,该砍的砍”。数日后的2021年2月28日,江苏队宣布解散,此时距离球队拿下中超冠军仅过去108天。
新能源企业登台,快消企业占据苏超赞助“主场”
苏宁收购国际米兰俱乐部,正是中国资本热衷扫货海外足球市场的高潮。有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在不到3年时间里,来自中国的财团已经出手收购了15家海外足球俱乐部的股权,其中包括AC米兰、国际米兰、曼城、马德里竞技等欧洲豪门,买主多数来自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这些收购的目的各异,其中或许都有中国企业为打开国际市场而借足球打广告的愿望。在这波收购高潮散场数年后的2024年,新能源企业晶科能源宣布与曼城足球俱乐部达成为期数年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并不掩饰此次合作是为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曼城球迷建立广泛的联系和互动,进一步加速提升其在全球商用和消费者端能源解决方案领域的市场份额”。
此次苏超的官方赞助商中同样出现了一家新能源企业。来自江苏省会南京的龙蟠科技(603906.SH)在6月13日宣布成为八家官方战略合作伙伴之一。
“作为从江苏南京本土走出的科技创新企业,龙蟠科技始终秉承‘苏大强’的创新实干精神,以卓越品质与前瞻视野助力产业进步,为广大用户提供性能优越的产品解决方案。”龙蟠科技在官宣合作的新闻稿中表示,将依托自身品牌实力与创新精神,为苏超联赛提供有力支持,并在赛事推广、品牌联动、球迷互动等多维度展开深度协作,共同提升联赛品质与影响力,让足球运动的魅力覆盖更广阔的人群,助力苏超球赛成为持续火爆的超级IP。
创立于2003年的龙蟠科技依靠润滑油、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等车用精细化学品起家,号称销售足迹遍布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龙蟠科技切入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借助磷酸铁锂涨价的东风迎来发展黄金期,跃升为中国及全球第四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商。2024年,龙蟠科技登陆港股,成为首家A+H上市的锂电池正极企业。
苏超赞助商中更多的企业来自覆盖“衣食住行”的消费领域。对于直接触达消费者的2C企业而言,广告几乎是一种刚需。
江苏上市酒企今世缘旗下高端白酒品牌国缘V系为此次“苏超”官方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在6月中旬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曾直言“想到(苏超)会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这家注册在江苏省淮安市的白酒企业,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江苏省内。
不少赞助企业已着手尝试将这波流量快速转化为消费,例如目前唯一与主办方达成战略合作的西式快餐品牌肯德基就宣布自6月28日起,全渠道周末特别推出“周末苏超13拼”活动。届时,4300多家肯德基线下门店的点餐屏也将化身电视屏幕,实时直播比赛盛况。
有位著名足球教练曾说,足球无关生死,足球高于生死。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足球吸引人,也天然会吸引资金的流入。在不断开启的新篇章里,会有新的故事,新的可能,也有新的商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